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重读《茫茫的草原》
  • [摘要]《茫茫的草原》对少数民族革命历史的叙事,拓展了当代革命历史小说叙事的 历史维度,丰富了革命历史小说“成长”范式。小说中的蒙古族群像特别是女性群像塑造,达到 了同期小说未有过的人性深度。民俗叙事与革命历史叙事高度融合营构的民俗化、民间化、生 活化、艺术化的历史场景,为革命历史叙事的神圣性和崇高性注入了鲜活的草原气息和生命元 素。这些特质奠定了该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 李晓峰 刘俊杰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94-102  共有 202 人次浏览
  • 《红楼梦》与乾隆宗室文学圈咏花诗关系考辨
  • [摘要]清代乾隆时期宗室文人及其身边文士所形成的文学交游圈中,永恚大的五首菊花诗及永恩的八首和诗、永恩的《咏白秋海棠(和蓉江韵)》与其门客程荫栋(蓉江)的原作,不仅在拟题、用韵及体裁上与《红楼梦》相同,且诗歌意蕴也颇为相似。虽然程荫栋《咏白秋海棠》原作尚未发现,但通过考证可知,永恚大等人咏花诗的写作有直接或间接受《红楼梦》咏花诗影响的可能。对《红楼梦》与乾隆宗室文人咏花诗相似现象的考察,有助于深入理解曹雪芹的创作心态与背景,同时亦说明诗歌或可成为《红楼梦》早期传播及影响的研究路径之一。
  • 薛红娟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98-107  共有 158 人次浏览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的比较文学定义思考
  • [摘要]我国学界关于比较文学是否是“跨民族”的文学研究争议较大。若以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的“民族认同意识多层次论”视角来看,跨民族文学研究应属于比 较文学范围,研究国内各民族多元差异的文学互相影响、产生共鸣的动态关系,并探索它们是 如何凝聚为中华民族文学精神,乃至构建人类总体文学精神的。
  • 黄肖嘉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03-110  共有 227 人次浏览
  • 论《熙朝雅颂集》的多重意蕴
  • [摘要]嘉庆初年编刊的《熙朝雅颂集》,是对清初以来旗人文化生态的微妙反映。清朝统治者在通过该选本展示自身的文治成绩的同时,也努力将“发抒心志”、羽翼政教的官方诗学主张渗入其中,表现出对旗人疏离民族本色的忧虑。深入选本内部可知,清廷的忧虑及其所作出的努力,实际无法阻挡旗人接纳汉文化的历史潮流,并不得不与该种历史潮流作适度调和。
  • 路海洋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108-118  共有 142 人次浏览
  • 论铁穆尔民族志散文的多重意蕴
  • [摘要]铁穆尔的散文属于民族志散文,涵容多重意蕴。他以文化探源者身份还原和 呈现裕固族的沧桑历史,构建民族坐标;他以文化持有者身份记录和传播裕固族丰富的地方性 知识,形塑文化符码;他更以文化观照者身份由关注本民族生存走向思考世界各民族发展图 景,传达人类情怀。铁穆尔的创作价值在于成功地运用民族志散文全面、客观、真实、艺术地呈 现裕固族历史文化,在确立民族志散文书写典范中大力开拓了当代民族散文的发展格局,在建 构民族主体性中丰富、完善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
  • 刘敬伟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11-119  共有 174 人次浏览
  • 神马叙事传统中的“秘相程式描述法”及其象征意义———以“格萨尔”...
  • [摘要]在“格萨尔”史诗的演述传统中,有关格萨尔王的坐骑———神马“灵烈骝”的说唱中潜存着一种特殊的“秘相程式描述法”,且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文章以“马赞”和《赛马称王》章部的文本分析为中心,兼及考察相关的传统抄本和口头演述本,神马的“秘相程式描述法”主要有“秘相相征”和“开启秘门”两种构合方式,同时体现为三种具体的演述模式。不同的“秘相”描述方法之间有时相互交织,有时又依据演述语境呈现出适时增扩或俭省的特征,在长期的演述实践中生成为“格萨尔”史诗演述传统中特定的“神马主题”。而在“秘相程式描述法”的背后,隐含着藏族传统的相马知识、神灵系统的嬗变和文化记忆的根性表达,从多方面映射了史诗叙事传统的口语艺术及其诗性智慧的代际传承。
  • 李连荣(藏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119-128  共有 138 人次浏览
  • 从文体和文风演进看北朝少数民族墓志的文学价值
  • [摘要]北朝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其中少数民族墓志文 的成就引人瞩目。北朝少数民族墓志经历了由无到有、从多元到整齐的过程,并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北朝民族作家对于墓志文体的探索走在时代前列,孝文帝所作《冯熙墓志》是南北朝 墓志定型的重要标志。在北朝墓志“铭”“序”成立与分流,从“谱牒化”到“属辞化”的转变过程 中,以拓跋宗室为代表的各民族文士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北朝少数民族墓志数量可观、风格突 出,是北朝民族文学的代表,但其文体、文风的演变与南朝密切相关,南朝化成就了北朝少数民 族墓志文学的盛况,也为其衰落埋下了伏笔。南北文化的博弈,民族文化的交汇,共同造就了北 朝少数民族墓志独特的文学价值。
  • 龙成松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20-127  共有 176 人次浏览
  • 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 [摘要]在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学格局中,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南地区民族文学发展进程中,新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叙事长诗为主要体裁的文艺作品,这一现象的发生,不仅彰显了作家对民间文学资源的接受、改编和再创作,还与新中国民族文学的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学的发生以及民间文学整理、“新民歌运动”的开展密切相关。民间文学的“作品化”正是民间文学资源在国家话语规约与整合之下被改编与重构的产物。
  • 邱婧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129-137  共有 145 人次浏览
  • 清代壮族诗人农事诗的书写向度及其价值探赜
  • [摘要]清代壮族诗人的农事诗具有多重书写向度与情感指向。一是通过对壮乡农事 活动的呈现与描述以表达其同根意识与乡土情怀;二是揭示清末壮乡农事遭破坏的社会根源 以抒写其家国情怀;三是反映其以民为本的农耕伦理观念。清代壮族诗人的农事诗蕴含丰富的 文化价值,为多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 马志英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31-139  共有 211 人次浏览
  • 孝歌演唱中的“结构缺失”现象刍议———以武当山地区官山镇丧葬仪式...
  • [摘要]汉江上游地区素来有在丧葬仪式上演唱孝歌的习俗,虽然各地的仪式和歌词在细节上有差异,但该地区普遍存在一个约定俗成的固定仪程和标准结构。基于对武当山地区官山镇的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分析可知,近二十年来,当地丧葬仪式的实际操作常常出现仪式结构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结尾的还阳调部分对送神、送魂环节的削减或省略。这可能与当地丧葬仪式的功能逐渐由“亡者指向”朝“生者指向”倾斜有关。
  • 刘雪瑽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138-147  共有 153 人次浏览
  • 西梁女国故事的生成与演化考述
  • [摘要]在讲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程的诸多文本中,“女国”故事独具特色,不仅取 材自渊源久远的传说,亦有确凿可证的史实依据。作为集大成之作,世德堂本《西游记》所载的 西梁女国故事却出现了情节脱落与逻辑断层。以跨文类的多元视角追溯《西游记》写定前的各 类取经故事文本,厘清《大唐西域记》所载的“东女国”是取经故事中诸多“女国”的历史原型,有 助于还原脱落情节的生成方式与叙事逻辑,由此亦可呈现西梁女国故事从历史书写到文学想象 的生成、传播及演化过程。
  • 左怡兵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40-149  共有 226 人次浏览
  • 蔓菁:汉藏交融的作物、传说与记忆
  • [摘要]蔓菁在西藏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蔬菜品种。在后弘期藏文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时将蔓菁籽从汉族地区带入西藏。至12世纪,人们将生活中常见且重要的蔓菁与其源自汉族地区的记忆融入文成公主入藏的传说中。随着汉藏交流的深入,由源源不断地传入西藏的汉族物质、工艺和知识构筑的文化,以文成公主传说为媒介,逐渐得到理解和接受。从此,人们心目中的文成公主逐渐从真实的历史人物演变为汉藏文化交流的符号,人们不断地塑造关于文成公主的历史记忆,以表达对汉族地区文化代表性符号———文成公主的认同与爱戴。这是从最基本的物质文化层面理解文化之间具体如何交叉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同时对从文化交融角度理解汉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来源结构也具有启发意义。
  • 阎翠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148-155  共有 164 人次浏览
  • 印度“木头人的故事”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 [摘要]“木头人的故事”为古印度经典作品之一,随着藏传佛教的北传,广泛传播于 蒙古地区。此经典有三种不同的故事集,分别为《阿尔扎波尔扎汗的故事》《三十二个木头人的 故事》与《伯格尔米基德汗的故事》。“木头人的故事”在蒙古地区的传播来源等问题一直未获确 解。据此经典诸多文本与相关文献,可推知“木人的故事”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印度有密切联 系。印度高僧巴哈曾向一世哲布尊丹巴口述《阿尔扎波尔扎汗的故事》,同时将梵文《三十二个 木头人的故事》译为蒙古文。而另一位印度高僧巴噶汗则在蒙古赛因诺颜部札萨克诺颜旨意下 重译了《三十二个木头人的故事》。由于两人翻译时间等差异,该故事两种译本有较大的出入。 此外,“木头人的故事”在典故、叙述模式等方面,对蒙古族文学影响很大。
  • 呼 和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50-159  共有 223 人次浏览
  • 口头叙事中的“异界”与“边界”———以卫拉特蒙古族“异类婚恋故事...
  • [摘要]文章以“异类婚恋故事”为案例,运用“陌生人”理论对文本进行分析,探讨卫拉特蒙古族民间故事中被想象的“异界”与“边界”问题。“陌生人”在异界有王宫、妻儿、牲畜等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生活空间、语言能力,但其相貌却与人类相异。他们拥有护家的动物、家畜、攻击家畜的动物等,反映了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精神世界。人类社会与异界的交叉地带有与传统村落社会类似的海边、湖边、山洞等不可移动的场域;也有不固定的祭祀场所、王宫等,具有游牧社会的可移动性特征。“异类婚恋故事”呈现的世界观映射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相互包容的依存关系。
  • 那木加甫(蒙古族)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156-165  共有 161 人次浏览
  • 贡桑诺尔布与汉满蒙文人交流考
  • [摘要]贡桑诺尔布自幼受其父旺都特那木济勒、表伯尹湛纳希等人的影响,善属文, 能诗词,工书法,精绘事。作为晚清开明蒙古王公与民国蒙藏院总裁,他在北京任职期间,提倡 文艺,阐扬国光,以诗文书画为载体,以笔情墨趣为介媒,与诸多汉满蒙文人过从既密,相交亦 深,且时有笔墨题咏,为后人留下了为数不多而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与文坛佳话,充分体现了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度接受与热爱,“蒙古王公中,无出其右者”。文章通过可寻之遗迹 遗物,结合现存之相关文献记载,揭示一些长期被遮蔽的清末民初儒林轶事与艺苑掌故,还原 贡桑诺尔布的文人本色与雅士真容,为进一步研究清末民初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广泛交往、全面 交流、深度交融提供范例。
  • 李彦朴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60-172  共有 202 人次浏览
  • 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
  • [摘要]民俗学者正处于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数字革命已经席卷了民俗学领域,可资研究的材料数量大大增加。为了顺应这些变化,民俗学者必须发展出相应的方法,应用于数字化、存储、检索、展示和解释这些材料。将计算机方法用于传统文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对这一领域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指出了计算民俗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初步方法以应对这些挑战。
  • [美]蒂莫西·坦盖利尼著 李 扬 乔英斐译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166-176  共有 170 人次浏览
 1  2  3  4  5